进在春风里④|光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小城

2024-05-16 14:38
6

  阳春三月,风和景明,万物复苏。光泽大地处处澎湃着发展的动能,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近年来,光泽县始终牢记嘱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更大”新要求和对南平“要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持之以恒推进“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谋划构建“一区四带”发展格局,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目标,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加快建设闽赣省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小城,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光泽力量。



立足生态优势
做强绿色产业

  近日,笔者走进圣农集团旗下食品三厂,只见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一块块鸡肉在流水线上经过滚揉、腌制、蒸烤等工序,加工成金黄色的鸡肉熟食产品。厂部负责人介绍,2月20日至22日,圣农集团共有330吨鸡肉熟食产品出口日本。

在光泽止马新振肉制厂加工车间,员工们正在加工产品。(邱洪福 摄)


  据悉,早在2010年,圣农集团鸡肉熟食产品便首次出口日本,截至目前已连续出口日本15年,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居前列。近年来,圣农集团全面优化市场布局,拓展国际市场,先后成功在10多个国家(地区)注册,冷冻鸡肉产品多年出口。

  近年来,光泽县立足生态优势、农林大县优势,持续深化绿色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坚持以圣农为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用好“链长+链主+专班”机制,加快打造“一只鸡”“一瓶水”2条主导产业链,推动“一罐蜜”“一片叶”“一滴油”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


被誉为光泽“大运河”的水口溪。自古有“上水口、下洋口”之说,是止马、李坊乃至江西东部地区进入光泽、邵武以及南平、福州的水上必经之路。(傅贤斌 摄)

  在加快推动圣农千亿白羽肉鸡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光泽还依托良好的生态,积极开发水资源,做好水文章。水产业蓄势扩张,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产值增长20%。在做大做强武夷山矿泉水的基础上,又引进水产业头部企业,启动“玉女峰”矿泉水项目(二期),加快产品销售。依托龙头引领,大力发展山茶油产业,实施中蜂养殖、销售与加工等六大工程,有效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据统计,2023年,预制菜产品销售额突破90亿元;茶产业加快成长,“干坑1662”红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全产业链产值增长9%。

  在做强生态食品产业的同时,光泽县还充分发挥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和闽赣省界枢纽区位优势,积极拓展生态文旅建设,加速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光泽风景道建设,打通与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世遗1号风景道相关节点,开工建设司前岱坪至江西篁碧乡、G316线光泽省际通道等公路;谋划实施珍稀动植物栖息地修复、红茶生态文化保护等项目,争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圈”,推动与闽赣毗邻县(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共建区域产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跨省同城协作区。

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西侧玲珑驿站边上的“福”字彩图。(陈欢挥 摄)




科特派为乡村振兴
添“智”添“质”

  “早春育苗要注意保温问题。”日前,光泽县农牧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研究员龚建军和同事们在鸾凤乡油溪村泽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为早春的蔬果育苗进行针对性技术指导。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起南平、兴于福建。一直以来,光泽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在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12日,省级科技特派员苏海兰(中)带着省级乡土人才及县级科特派,到光泽县华桥乡吴屯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指导药农种植林下多花黄精。(邱洪福 陈伟 摄)


  光泽县结合当地实际,全面完善科特派管理体系,搭建县、乡(镇)、村三级架构,选认1名县级科特派团长、从乡(镇、街道)及县级工业园区选派科特派联络员9人,乡土科特派推广员29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管理体系,夯筑科特派服务的“基层堡垒”。创新性拓宽科特派选拔渠道,选派国家林草专家、市县优秀乡土人才等为科技特派员,共选派选认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131人、团队12个,形成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为助力光泽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光泽县结合各村实践成效,打造了10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现场教学示范点(示范基地),以示范引领来带动产业提升,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对接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科技机构专家,突出“一村一品”科技赋能,整村推进科技进步。以崇仁村为核心的光泽县中药材种植,成为中国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福建省“多花黄精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仁厚村、崇仁村被评为首批省级“科技村落”。

光泽县华桥乡吴屯村是省级乡村示范村。近年来村两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一河两岸”景观带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程。(张婷 摄)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持续深入推进,让科技助农在光泽遍地开花,打开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通道,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自2021年以来,光泽县紧紧围绕白羽肉鸡、中药材、茶、中华蜂、瓜果蔬菜、稻渔等优势生态产业,共选派科技特派员377人,组建省级科特派团队34个,服务企业、专业合作社260余家,其中服务圣农集团除了有专门的科特派团队外,还有市级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2023年,光泽县积极推广科特贷金融产品,累计为38家企业(合作社)放贷2600多万元,向上争取省市项目13项,补助资金270万元。




让“非遗”
走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和展示,同时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益性非遗传习所也在日益完善,希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让广大群众走进非遗空间,了解非遗项目,传承弘扬本土优秀文化。”近日,光泽县文化馆馆员高群接受采访时说,光泽县现有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个,列入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个。

“建昌帮”中药炮制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余松柏(中)正在指导传承人炮制半夏。(高群 摄)


  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闽江上游富屯溪源头,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悠久的人文历史,使得光泽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泽县文化馆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为载体,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非遗展览进校园·传统文化活起来”活动等,以传统碰撞“潮趣”,以非遗交融“古风”,让非遗贴近日常生活,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




“三茶”统筹
让小茶叶变“金叶子”

  阳春三月,茶香满园。“这几天我们在修剪茶树、清理茶园的路障,为春茶采收做准备。去年公司年产值达到1100多万元,连续三年突破千万,共支付劳务工资70多万元。今年我们计划更新生产设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效益。”日前,在光泽县华桥乡金映茶场,负责人严付强说起今年的茶叶生产计划,言语中充满信心。

  近年来,光泽县茶产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为了走好“三茶”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光泽县聚焦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外拓市场、内兴产业,深挖茶文化、做强茶产业、深化茶科技,推动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第四届正山小种光泽红茶品鉴会上,与会代表与客商在展示馆内品尝红茶。(邱洪福 摄)


  作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之一”,光泽县丰富的茶文化、茶故事一直让人津津乐道,深挖茶文化,成为让光泽红茶走出去的重要抓手。2023年,《光泽茶事》一书编撰发行,书里详细记载了光泽的茶叶、茶史、茶人,让光泽茶文化随书香、茶香弥漫八方。同时,还通过组织茶企参加北京、厦门、济南等地的茶叶博览会,举办光泽红茶品鉴会、两岸红茶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建成光泽红茶文化展示馆,多领域、全方位展示茶文化,提升干坑1662、光泽红茶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光泽县近年来不断夯实产业基础。2022年,在光泽县司前乡东山村麟鼎香茶叶基地安装轨道运输系统,让高山茶叶坐上了“小轻轨”,推进现代茶产业园建设;完成光泽首个红茶初制、精制生产线及3000平方米现代化工厂建设,建成觉农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工厂,完成厂房改扩建5座6000平方米。通过完善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光泽县通过深化茶科技赋能产业,助力茶产业智能发展。在光泽县华桥乡的三茶融合体验中心,“智慧茶山”平台为茶叶生产实现智能监控、防御灾害性天气提供了数据支撑;走进金映茶园,随处可见用来消灭害虫的太阳能吸虫灯和黄板,绿色防虫手段取代了喷洒农药。2023年,光泽县完成《光泽红茶》5项系列团体标准制定发布并实施,并改良观光生态茶园面积3000亩,对生态茶园土壤进行抽样检测,持续推动茶树种质资源选育圃及品种园建设,不断提升茶叶品质竞争力。

  “三茶”融合,让光泽茶产业得到稳步发展,逐步迈上了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新发展道路。目前,光泽县共有茶企67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获得SC认证企业13家,欧盟出口认证1家。2023年,全县茶叶加工量1800多吨,销售额达2.8亿元。